- 刘学艳;杨文光;徐婷;罗正飞;王绍梅;龚正礼;
为探究并堆工艺对白茶品质的影响,以云南省临沧市勐库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增加不同的并堆厚度与时间组合的并堆工艺生产白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不同并堆处理下云南白茶的挥发性成分,并结合感官审评评价6个处理白茶样品的品质。结果表明,6个处理白茶样品中共检测出488种有效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醛、酮、酯、芳香烃、杂环类、酸类及其他;从并堆工艺来看,当并堆厚度为10 cm、并堆36 h时制成的白茶花香、蜜香、果香馥郁优雅持久,滋味鲜甜甘爽有喉韵,说明并堆技术有利于合成一些白茶香气挥发性物质。综上所述,白茶加工过程中,通过并堆技术可以提高白茶品质。该结果可为云南白茶的品质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3期 v.47;No.379 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蒙天娇;龙霞;吴杏仙;林嘉青;林馥茗;
为探究不同烘焙工艺对陈年红茶品质的影响,设置不同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对不同处理样品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和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烘焙能够除去陈年红茶因多年贮藏而导致的陈味和苦涩感,明显改善香气与滋味品质,其中变温处理(75℃/60 min→105℃/60 min)的感官审评得分最高,其茶多酚、氨基酸含量适中,茶黄素、茶红素含量较高,咖啡碱、茶褐素含量较低;经烘焙处理后,样品中的咖啡碱、茶黄素含量整体低于对照,其余成分呈波动式变化。掌握适当的烘焙工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陈年红茶生化成分含量,提高茶叶品质。
2025年03期 v.47;No.379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江丽萍;
为探究不同做青环境气流对武夷肉桂品质的影响,以肉桂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设置全程吹风、全程不吹风、间歇吹风3种不同的做青环境气流条件,对加工后的肉桂茶进行感官审评及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做青时间歇吹风加工的肉桂毛茶感官品质综合得分高于其他两种做青条件下的毛茶;3种不同做青环境气流条件加工的肉桂毛茶水浸出物含量无显著差异;做青时间歇吹风加工的肉桂毛茶中茶多酚含量显著最高;做青时全程不吹风加工的毛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显著最高;做青时全程吹风加工的肉桂毛茶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最高。综上,做青时间歇吹风加工的肉桂毛茶品质优于做青时全程吹风或全程不吹风加工的毛茶。可见,做青过程中适度吹风利于武夷肉桂品质提升。
2025年03期 v.47;No.379 40-4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赵潇懿;武世化;刘定奇;刘小海;倪德江;余志;陈玉琼;朱珺语;石林曌;
红安老君眉是湖北特色优质绿茶,初干与理条是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工序。文章研究了不同初干程度(初干叶含水量20%、25%、30%、35%、50%)、理条程度(理条叶含水量10%、15%、20%、25%)对老君眉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干程度增加,干茶条索紧结度下降,色泽品质先上升后下降,滋味鲜爽度提升,闷味消失;茶叶中可溶性糖含量上升,茶多酚含量、酚氨比、儿茶素总量先上升后下降,酯型儿茶素含量下降。随着理条程度增加,干茶条索更加紧直,但色泽变暗;茶叶中叶绿素和脱植基叶绿素总量与脱镁叶绿素和脱镁叶绿酸总量的比值[(Chl+Cd)/(Po+Py)]显著下降,脱镁叶绿素、脱镁叶绿酸、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结合感官品质和主要内含物质分析结果,老君眉茶适宜的初干含水量为30%~35%,理条含水量为15%~20%。
2025年03期 v.47;No.379 4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陈玲;
通过对茶叶中三唑磷的加标试验,对含有不同质量分数三唑磷的茶叶冲泡后测定茶汤中三唑磷含量,计算茶叶中三唑磷的浸出率,探究茶叶中三唑磷农药浸出规律,评估三唑磷农药的慢性累积暴露风险,为下一步制定茶叶中三唑磷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茶汤中三唑磷浸出率与茶叶中农药残留量和萃取温度相关。萃取温度对三唑磷浸出率的影响显著,在100℃下的平均浸出率(15.74%)显著高于64℃下的平均浸出率(5.58%)。以加标质量分数为500μg/kg的茶叶为评估对象,通过饮茶时茶叶中农药浸出率及其人体暴露水平,评估获得沸水冲泡时摄入三唑磷的危害指数(HI)仅为0.022。
2025年03期 v.47;No.379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刘伟;谭吉慧;樊吉君;李勇;袁胜全;孙红玉;李辉;周玲红;缪有成;
郴州市域内保存有大量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文章对郴州市现有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类别、分布及植物学性状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对野生茶树生长利用情况及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意见和建议。
2025年03期 v.47;No.379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孝贵;郑旭霞;唐美君;郭华伟;肖强;
神泽叶螨(Tetranychus kanzawai Kishida)是一种重要的农林作物害螨,2024年该螨在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产区局部发生严重,为害春茶。为更好地识别和防控该螨,文章介绍了其形态特征、在茶园中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可为该螨的预警与防控提供技术保障。
2025年03期 v.47;No.379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