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学艳;何鲁南;吕才有;
普洱茶起源于云南省,其独特的滋味口感、保健功效以及"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的文化底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普洱茶品牌价值在2010年到2020年间保持稳步增长,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普洱茶的相关科研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查阅2018—2020年国内外普洱茶科研文献,从普洱茶茶叶种植、加工、活性成分、保健功效以及普洱茶深加工产品等方面综述普洱茶研究进展,为普洱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2020年09期 v.42;No.32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2624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 ] - 杨纯婧;谭礼强;杨昌银;杨洋;李伟;谭晓琴;黄嘉诚;唐茜;
紫嫣是从四川中小叶群体种中经单株选择、系统繁育的高花青素紫芽新品种。多年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紫嫣属晚生种,新梢芽、叶、茎均呈紫色,春季一芽二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和花青素含量分别为20.36%、4.41%、3.98%、45.49%和2.73%。所制烘青绿茶,色青黛,汤色蓝紫清澈,有嫩香、蜜糖香,滋味浓厚尚回甘,叶底色靛青。茶炭疽病抗性为中抗、抗寒性较强。该品种于2017年9月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210455;2018年6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茶树(2018) 510007。
2020年09期 v.42;No.325 8-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下载次数:818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李红莉;崔宏春;余继忠;
茶梨蚧属半翅目,盾蚧科,是茶树上一种常见的蚧类害虫。以若虫、雌成虫刺吸叶片汁液为害茶树,影响茶树树势、茶叶产量和品质。文章介绍了茶梨蚧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2020年09期 v.42;No.325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素琴;王卓琴;吕闰强;毛雅琳;汪芳;许勇泉;
抹茶的品质与其前道产品碾茶的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碾茶适制品种的选择对碾茶的品质提升尤为关键。针对目前碾茶专用品种较少的问题,本研究从现有栽培品种中,开展高品质特点的碾茶专用品种筛选,筛选出4种碾茶生产茶园适用品种。
2020年09期 v.42;No.325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蔡红兵;席阳红;成洲;边磊;杨朝林;彭章;颜麟丰;罗学平;钟晓雪;
四川省宜宾市茶园的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和灰茶尺蠖,对茶叶产量和质量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2019年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院士专家团队的绿色防控技术,在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邱场村茶园开展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有效控制茶园小绿叶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确保茶叶质量安全,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
2020年09期 v.42;No.325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侯树银;田金全;曹莉;马芳;吴章福;
试验以普通毛茶、红毛茶为原料,加入不同水质的水制备茯砖茶,并对其冠突散囊菌数量及感官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加茶梗、茶末、改制茶的纯毛茶和红毛茶加工的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数量可达2.1×10~6CFU/g以上,远高于国家标准要求;用武都汉王绸子坝井水加工的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该试验首次采用红毛茶加武都汉王绸子坝井水(pH值8.1)制备茯砖茶,发花茂盛、菌花香显、冠突散囊菌数量高,可为丰富陇南茯砖茶种类,开发新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020年09期 v.42;No.325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47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卢作斌;何哲;陈选平;唐六合;杨旭初;朱青辉;程艳红;蒋卫东;蒋爱国;苏小波;朱向阳;
采用贫瘠介质、履膜保湿、水肥一体化3项集成技术,在不更换介质土的前提下,克服茶树插穗在育苗周期内对养分从排斥到需求的矛盾,实现插穗一次入钵成苗。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茶树容器扦插苗育苗周期为254 d,成苗率94.2%,移栽成活率94.7%,茶树容器扦插苗一次育成法技术可用于生产推广。
2020年09期 v.42;No.325 35-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罗文文;姚刚;祝凌平;郑亚楠;万佳;
针对智能茶叶虫害防治系统在茶园中的应用开展了茶小绿叶蝉物理声光防控效果评价,研究声光对茶小绿叶蝉行为影响。结果表明,声光智能防控设备可以一定程度控制茶小绿叶蝉的危害,且与对照区相比防控效果明显,特别是在害虫高发时期防控效果更显著。
2020年09期 v.42;No.325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