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义县武阳春雨茶品牌管理办公室
  • 浮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
  •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 泰顺县农业农村局
  • 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
  • 平和县人民政府
  •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陕西省汉中市茶业发展中心
  • 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
  • 中国茶科所茶深加工与多元化利用创新团队
  • 嵊州市农业农村局
  • 宜昌市茶产业协会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 湖北省鹤峰县茶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 平阳县农业农村局
  • 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局
  •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 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
  • 广西梧州茶厂有限公司
  •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松溪县茶业发展中心
  • 宁德市蕉城区茶产业发展中心
  • 大田县农业农村局
  • 雅安市名山区农业农村局
  • 诏安县茶叶协会
  • 新昌县名茶协会
  • 诸暨市茶叶公用品牌管理服务中心
  • 福建大与茶号有限公司
  • 福鼎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
  • 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
  • 杭州西湖龙井茶骨干企业联盟
访问量:128319

专题·综述

  • 普洱茶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展望

    刘学艳;何鲁南;吕才有;

    普洱茶起源于云南省,其独特的滋味口感、保健功效以及"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的文化底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普洱茶品牌价值在2010年到2020年间保持稳步增长,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普洱茶的相关科研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查阅2018—2020年国内外普洱茶科研文献,从普洱茶茶叶种植、加工、活性成分、保健功效以及普洱茶深加工产品等方面综述普洱茶研究进展,为普洱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2020年09期 v.42;No.32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2624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 ]
  • 高花青素紫芽茶树新品种紫嫣

    杨纯婧;谭礼强;杨昌银;杨洋;李伟;谭晓琴;黄嘉诚;唐茜;

    紫嫣是从四川中小叶群体种中经单株选择、系统繁育的高花青素紫芽新品种。多年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紫嫣属晚生种,新梢芽、叶、茎均呈紫色,春季一芽二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和花青素含量分别为20.36%、4.41%、3.98%、45.49%和2.73%。所制烘青绿茶,色青黛,汤色蓝紫清澈,有嫩香、蜜糖香,滋味浓厚尚回甘,叶底色靛青。茶炭疽病抗性为中抗、抗寒性较强。该品种于2017年9月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210455;2018年6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茶树(2018) 510007。

    2020年09期 v.42;No.325 8-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下载次数:818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嵌在茶树叶脉上的白色边纹——茶梨蚧

    李红莉;崔宏春;余继忠;

    茶梨蚧属半翅目,盾蚧科,是茶树上一种常见的蚧类害虫。以若虫、雌成虫刺吸叶片汁液为害茶树,影响茶树树势、茶叶产量和品质。文章介绍了茶梨蚧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2020年09期 v.42;No.325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济·管理

  • 2020年全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

    胡林英;陈富桥;姜爱芹;姜仁华;

    对全国16个茶叶主产省下属132个产茶县的春茶产销问卷调研分析发现,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年全国春茶生产规模基本稳定,红茶、绿茶等茶类产量持续增长,但生产成本与价格失衡矛盾更加突出,市场销售难度加大;降低疫情影响是本年春茶产销的重要挑战,未来茶产业发展重点仍是扩大内需。

    2020年09期 v.42;No.325 15-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47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政策·法规

试验研究

  • 碾茶适制品种的筛选

    汪素琴;王卓琴;吕闰强;毛雅琳;汪芳;许勇泉;

    抹茶的品质与其前道产品碾茶的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碾茶适制品种的选择对碾茶的品质提升尤为关键。针对目前碾茶专用品种较少的问题,本研究从现有栽培品种中,开展高品质特点的碾茶专用品种筛选,筛选出4种碾茶生产茶园适用品种。

    2020年09期 v.42;No.325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宜宾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

    蔡红兵;席阳红;成洲;边磊;杨朝林;彭章;颜麟丰;罗学平;钟晓雪;

    四川省宜宾市茶园的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和灰茶尺蠖,对茶叶产量和质量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2019年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院士专家团队的绿色防控技术,在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邱场村茶园开展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有效控制茶园小绿叶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确保茶叶质量安全,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

    2020年09期 v.42;No.325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陇南市茯砖茶加工技术及发花工艺创新研究

    侯树银;田金全;曹莉;马芳;吴章福;

    试验以普通毛茶、红毛茶为原料,加入不同水质的水制备茯砖茶,并对其冠突散囊菌数量及感官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加茶梗、茶末、改制茶的纯毛茶和红毛茶加工的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数量可达2.1×10~6CFU/g以上,远高于国家标准要求;用武都汉王绸子坝井水加工的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该试验首次采用红毛茶加武都汉王绸子坝井水(pH值8.1)制备茯砖茶,发花茂盛、菌花香显、冠突散囊菌数量高,可为丰富陇南茯砖茶种类,开发新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020年09期 v.42;No.325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47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茶树容器扦插苗一次育成法集成技术与应用

    卢作斌;何哲;陈选平;唐六合;杨旭初;朱青辉;程艳红;蒋卫东;蒋爱国;苏小波;朱向阳;

    采用贫瘠介质、履膜保湿、水肥一体化3项集成技术,在不更换介质土的前提下,克服茶树插穗在育苗周期内对养分从排斥到需求的矛盾,实现插穗一次入钵成苗。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茶树容器扦插苗育苗周期为254 d,成苗率94.2%,移栽成活率94.7%,茶树容器扦插苗一次育成法技术可用于生产推广。

    2020年09期 v.42;No.325 35-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茶小绿叶蝉物理声光防控效果评价初报

    罗文文;姚刚;祝凌平;郑亚楠;万佳;

    针对智能茶叶虫害防治系统在茶园中的应用开展了茶小绿叶蝉物理声光防控效果评价,研究声光对茶小绿叶蝉行为影响。结果表明,声光智能防控设备可以一定程度控制茶小绿叶蝉的危害,且与对照区相比防控效果明显,特别是在害虫高发时期防控效果更显著。

    2020年09期 v.42;No.325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统计数据

技术指南

  • 大田美人茶生产技术

    陈联双;詹兴堆;许勇泉;

    大田美人茶在加工工艺上借鉴台湾东方美人茶生产特点,遵循茶与生态间的相关性及茶小绿叶蝉的生物特性,从园地选择到初加工等环节执行生产标准,品质优异,以浓厚的高山蜜糖香闻名海内。

    2020年09期 v.42;No.325 42-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22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浅析武夷岩茶“返青”

    李娟;冯卫虎;蔡小勇;徐杰;曹士先;晁倩林;

    武夷岩茶因其特有的岩骨花香,近年来深受广大茶友的追捧和热爱。武夷岩茶重水求香,收敛性越强茶叶品质越好。冲泡的茶汤入口具有芳香气味,喉底生津,齿颊留香,但如果制茶过程中焙火没有焙透焙足,抑或褪火后贮存不当茶叶受潮,则会使得武夷岩茶的干茶香气和茶汤滋味带有"青味",常称之为"返青"现象。本文就武夷岩茶"返青"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2020年09期 v.42;No.325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40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狗牯脑茶清洁化机制工艺浅述

    曾永强;李章根;李珍香;郭路生;肖志良;江和源;

    狗牯脑茶是产于江西省遂川县的半烘炒型名优绿茶,曲勾形。依据狗牯脑茶的传统手工工艺,选择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建设的清洁化狗牯脑茶机械化加工生产线,解决了茶叶生产过程中用工不足、茶叶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有效提高了茶叶加工的产能和茶叶质量。

    2020年09期 v.42;No.325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产业论坛

  • 我国叶色特异茶树品种选育推广与产业化发展探析

    李强;项建;郑国杨;韦康;

    简要介绍了我国叶色特异茶树品种选育推广现状,通过对白叶1号(安吉白茶)等特异茶树品种产业化推广应用与品牌化经营实证分析,提出了从一个特色茶树品种的选育推广到形成一个特色主导产业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和实施产业化发展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2020年09期 v.42;No.325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59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武义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周小芬;徐文武;沈生智;虞舜杰;邹玉亮;

    从武义茶产业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等方面阐述产业现状,提出新形势下武义茶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2020年09期 v.42;No.325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34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政和县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许大全;

    茶业是政和县传统主导产业,历来就与县域经济发展休戚相关。当前茶产业市场竞争激烈,面临机遇与挑战,做好产业基础工作,才能更好实现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文章分析政和县茶业发展现状,总结政和县茶产业发展优势,并据此提出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0年09期 v.42;No.325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30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福安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

    王水金;

    以福安当地2个茶树品种坦洋菜茶和福安大白茶为重点,介绍了福安茶树种质资源基本概况,并提出强化种质资源管理、夯实种质资源基础、改善种质资源生长环境等保护举措。

    2020年09期 v.42;No.325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25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茶学教育

  • 《茶业经营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

    徐平;王岳飞;

    《茶业经营管理学》课程是茶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从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课程开设现状以及不足之处,强调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可采取方案以及可实行措施,为完善茶学本科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2020年09期 v.42;No.325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历史文化

  • 闽南功夫茶溯源研究

    严利人;程艳斐;

    闽南功夫茶,历经数百年而长盛不衰,成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种鲜活样本。文章从茗饮历史、文字记载、出土文物、发展趋势等视角进行独创性归纳梳理,提出真正的功夫茶习俗的源头在闽南漳州,漳浦是主要发祥地的观点。

    2020年09期 v.42;No.325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68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中国茶经》

    <正>陈宗懋杨亚军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茶学百科全书,首版至今已续印20多次,发行近十万册。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亚军领衔,集全国数十位茶学专家进行全面修订,历时3年,修订篇幅超过40%,内容更全面丰富。

    2020年09期 v.42;No.325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中国茶叶》

    <正>《中国茶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技术刊物,其宗旨是宣传、推广、普及茶叶科学技术,弘扬茶文化,传播茶叶信息。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最新研究成果和新方法,以及

    2020年09期 v.42;No.325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