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强;韩文炎;李鑫;颜鹏;张丽平;张兰;付建玉;
随着大气温度和CO_2浓度不断升高,以及伴随而来的高温干旱和暴雨等极端天气不断增加,对茶园土壤的影响也会不断加剧。气候变化会导致茶园土壤有机质、有效养分含量降低,并改变茶树体内营养元素的平衡,特别是碳含量增高,而氮、钾、镁、硫、铁和锌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降低,从而降低茶叶产量和品质。为此,采取减耕和免耕、修剪枝叶回园,增施有机肥,适当增施氮肥等矿质养分,以及加强茶园排灌系统建设等措施有利于应对气候挑战,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2020年08期 v.42;No.32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下载次数:508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谭晓琴;谭礼强;陈盛相;杨雪梅;文维奇;颜麟沣;唐茜;
川茶6号是以崇庆枇杷茶群体种中的优良单株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的红绿茶兼制的茶树新品种。多年的品比比较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川茶6号萌芽早,芽叶较肥壮,产量高;内含物质丰富,春季一芽二叶鲜叶含水浸出物45.62%、茶多酚19.37%、氨基酸4.02%、咖啡碱3.93%,适制红茶和绿茶;抗寒能力强,适合在海拔1 000 m左右的山区种植。
2020年08期 v.42;No.324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吉锐;
在茶园里,茶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camelliae Kanmiya&Kasai是最常见的刺吸为害的粉虱类害虫。本文介绍茶黑刺粉虱各龄期虫态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相关防治要点,供茶农和农技人员参考。
2020年08期 v.42;No.324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8K] [下载次数:302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郑亚楠;王锡洪;姚水滨;
在碾茶的品质形成中,茶园管理尤其是覆盖技术起着关键性作用。遮阴覆盖可以显著降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提高叶绿素、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游离香气的总量,并优化氨基酸和香气组分,改善碾茶感官品质。本文综述覆盖对碾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国内碾茶品质提供参考。
2020年08期 v.42;No.324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善明;冉维;倪德江;郑时兵;陈玉琼;余志;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研究茶坯含水量,做形抛光温度、时间对针芽形绿茶感官品质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感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茶坯含水量、做形抛光温度和时间对茶叶外形紧结度、绿色度和光滑度以及滋味品质影响较大,主次因素依次为茶坯含水量、时间、温度;内含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除含水量对可溶性糖、温度对氨基酸和可溶性糖、时间对茶多酚有影响外,试验因素对其他内含成分的影响较小。结合生产实际,针芽形绿茶做形抛光过程控制茶坯含水量15%~22%、室温、时间5~7 h比较适宜,含水量15%-变温-7 h、含水量22%-室温-7 h、含水量15%-室温-5 h处理组合值得生产上推广应用。
2020年08期 v.42;No.324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海;吴丹丹;汪令建;张悦;林智;
研究比较了舒茶早、群体种、凫早二号和龙井长叶4个茶树品种制成的"桐城小花"茶样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和儿茶素总量,以及EGCG和C在不同品种所制"桐城小花"茶样中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游离氨基酸总量和EGC、EC、ECG含量在不同品种茶样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茶氨酸、天冬氨酸和精氨酸在不同品种茶样中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通过层序聚类分析了这些差异成分在不同品种茶样中的分布规律。其中EGC、EC和ECG等儿茶素类化合物在舒茶早茶样中的含量普遍高于它在其他3个茶样中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茶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类化合物在凫早二号、群体种和龙井长叶茶样中的含量普遍高于它们在舒茶早茶样中的含量;天冬氨酸在群体种、龙井长叶茶样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舒茶早、凫早二号茶样。
2020年08期 v.42;No.324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9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清华;崔清梅;罗鸿;胡双玲;
为探索茶园生态健康的控草方式,设计除草布覆盖、套作绿肥2种处理方式,以常规管理为对照,分析其在抑草效果、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等方面的差异及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供试地茶园内的13科26种杂草,3种控草方式对杂草鲜重和平均株高影响都存在差异性,其中,以除草布覆盖的防治效果最好,套作绿肥对土壤养分影响较为显著,除草布处理对茶园5 cm、10 cm深处的土壤影响较为明显;从成本投入情况分析,套作绿肥的投入最低,只有常规管理的18%;从绿色、安全又经济的角度,套作绿肥为恩施州最为适应的控草方式。
2020年08期 v.42;No.324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