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义县武阳春雨茶品牌管理办公室
  • 浮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
  •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 泰顺县农业农村局
  • 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
  • 平和县人民政府
  •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陕西省汉中市茶业发展中心
  • 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
  • 中国茶科所茶深加工与多元化利用创新团队
  • 嵊州市农业农村局
  • 宜昌市茶产业协会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 湖北省鹤峰县茶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 平阳县农业农村局
  • 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局
  •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 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
  • 广西梧州茶厂有限公司
  •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松溪县茶业发展中心
  • 宁德市蕉城区茶产业发展中心
  • 大田县农业农村局
  • 雅安市名山区农业农村局
  • 诏安县茶叶协会
  • 新昌县名茶协会
  • 诸暨市茶叶公用品牌管理服务中心
  • 福建大与茶号有限公司
  • 福鼎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
  • 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
  • 杭州西湖龙井茶骨干企业联盟
访问量:128738

专题·综述

  • 中国茶园有害生物防控40年

    陈宗懋;蔡晓明;周利;边磊;罗宗秀;

    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茶园有害生物防控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茶园有害生物防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我国茶园有害生物防控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2020年01期 v.42;No.317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下载次数:1317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0 ]
  • 茶树新品种——巴渝特早

    陈明成;王敏;解娟;贺鼎;薛红;张凯;

    巴渝特早是从福建引进的福鼎大白茶群体中,经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和多年系统观察、筛选、培育而成的适制绿茶的茶树新品种。多年的品系比较及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春季萌芽特早、春茶产量高、适应性强、全年生育期长、适制性好、综合性状优的特点,尤其适合开发名优早茶,制作的名优茶品质优异,春茶萌展期较福鼎大白茶提早10~15 d,全年生育期达280 d左右,较福鼎大白茶长15~22 d,平均单产较对照福鼎大白茶高20.5%,水浸出物含量35.43%、多酚类23.01%、咖啡碱2.82%、氨基酸3.15%、酚氨比7.30;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福鼎大白茶,酚氨比明显低于福鼎大白茶;适制名优绿茶,制茶品质优良;抗旱性和抗虫性较强,可在西南、江南、华南茶区海拔1 000 m以下地区作为名优绿茶品种种植。

    2020年01期 v.42;No.317 9-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茶树树干上的“贝壳”——红蜡蚧

    张瑾;肖强;

    作为一种茶树重要的半翅目类害虫,红蜡蚧在我国多数产茶省均有分布,以其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为害茶树并能诱发茶煤病,影响茶树生长、茶叶品质和产量。本文介绍了红蜡蚧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以方便茶农识别和防治。

    2020年01期 v.42;No.317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5K]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叶色特异茶树品种选育现状

    王丽鸳;赵容波;成浩;韦康;阮丽;吴立赟;

    叶色特异茶树的内含物成分有各自特点,因此具有开发特色或健康茶产品的前景。本文对白化、黄化、紫芽等叶色特异的茶树品种及品种授权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将物候期、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汇总比较,为特异茶树品种推广、引种及特色新品种选育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信息。

    2020年01期 v.42;No.317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989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茶园杂草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林威鹏;凌彩金;郜礼阳;周巧仪;刘淑媚;

    化学除草因快速、高效、低成本等优点,受到农民的青睐。但是化学除草剂的过量使用,易造成水土流失,加速杂草抗性形成,污染地下水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践行绿色发展观,发展替代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从防控技术出发,综述了我国茶园主要杂草防控技术优缺点,提出不同技术的适用条件,以期为茶园草害防控和茶农科学除草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与建议。

    2020年01期 v.42;No.317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5K]
    [下载次数:919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统计数据

试验研究

  • 优质红茶新品种湘茶研4号选育报告

    黄飞毅;李赛君;段继华;雷雨;康彦凯;陈宇宏;丁玎;罗意;张曙光;廖汉昌;

    江华苦茶是湖南珍稀地方茶树资源,原产于南岭山脉,具有大叶种特征,适制优质红茶。20世纪70年代,经系统选育程序,从江华苦茶群体资源中选育出优质红茶新品种37-2,后命名为湘茶研4号,2019年经农业农村部登记,编号GPD茶树(2019) 430029。湘茶研4号为小乔木型、中叶类、中晚生种、芽叶黄绿,春季一芽二叶游离氨基酸3.01%、茶多酚33.49%、咖啡碱4.92%、水浸出物47.23%,制红条茶外形紧结、乌黑较润、显金毫,汤色红亮,香气带甜香,滋味醇和略苦,叶底红亮较匀,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均较强。

    2020年01期 v.42;No.317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1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夫红茶萎凋叶水分检测方法

    胡宗华;梁高震;安霆;董春旺;

    萎凋是红茶加工的首道工序,萎凋程度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判断,难以做到精准、客观和量化评价。本文以工夫红茶萎凋在制品为研究对象,基于机器视觉技术,采集不同时序下的萎凋叶图像,并提取图像色泽和纹理特征,与对应水分测定值进行关联分析,建立了相应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R、B、S、b*、(2G-R-B)、hab*和δ等图像特征与水分含量显著相关;回归方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0.986,标准估算的误差为0.0077,图像特征能较好表征萎凋叶水分变化。本研究为萎凋加工过程中水分含量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萎凋过程水分在线检测装置和智能化监控设备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2020年01期 v.42;No.317 34-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技术指南

  • 云南大叶种茶树老枝封蜡嫁接技术

    陶仕科;

    从多年茶树嫁接实践中研究得出一套老枝封蜡嫁接技术,解决了传统嫁接方法中因接穗易失水或渍水导致成活率低的问题,并创新探索出腹接与切接相结合的"腹切混接"方法。

    2020年01期 v.42;No.317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特异茶树品种(白化品系、黄化品系)高效施肥模式

    马立锋;陈晓辉;王涛;杨清霖;杨向德;季凌飞;阮建云;

    针对浙江省特异茶树品种(白化品系、黄化品系)茶园氮肥用量偏低,磷肥用量高,钾肥用量偏高,投入养分比例不合理现象,提出了"有机肥+茶树专用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在浙江安吉、天台、嵊州等县市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与当地传统施肥习惯相比,在化肥减施25%的情况下,"有机肥+茶树专用肥"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平均增产6.3%,茶叶品质有改善,每公顷节本增收15 345元,"有机肥+水肥一体化"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平均增产14.2%,茶叶品质基本持平,每公顷节本增收23 505元。

    2020年01期 v.42;No.317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306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产业论坛

  • 茶庄园建设路径与模式研究

    王志岚;张治毅;

    茶庄园作为一种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模式,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在茶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建设茶庄园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茶庄园的有利条件,总结归纳国内茶庄园建设模式路径,以期为杭州茶区加快推进茶庄园建设、做大做强茶产业提供思路,促进乡村振兴。

    2020年01期 v.42;No.317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43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赣州市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明家琪;骆振营;罗雪飞;涂冲冲;何庭发;

    从种植规模、品种结构、加工能力、技术水平、品牌创建等5个方面阐述赣州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产能力低、加工水平差、公共服务能力弱、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对加快赣州市茶产业发展提出扩大规模、强化科技支撑、发展精深加工和休闲旅游、抓好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强化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建议。

    2020年01期 v.42;No.317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下载次数:32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巴东县茶叶产业现状与思考

    向启雄;

    湖北省巴东县地处长江库区和清江库区,境内水资源丰富,承担着生态保护的重要功能,因地制宜发展茶叶产业,可以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茶产业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本文概述巴东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优势和不足,提出针对性建议。

    2020年01期 v.42;No.317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下载次数:18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历史文化

  • 徐夤《尚书惠蜡面茶》之“尚书”考论

    林今团;

    徐夤的《尚书惠蜡面茶》描写了蜡面茶的采摘、制造等过程,是福建茶文化史上最早的咏茶诗,对研究福建及武夷茶文化的早期历史极具文献价值。笔者考证认为诗中所指"恩深知最异"的"尚书"应为闽王王审知,且王审知所赠的蜡面茶是唐中和五年后由光州人在福州鼓山产制的,与王延彬、王延禀无关。

    2020年01期 v.42;No.31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6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国钱茶与中国唐宋时期饼茶的比较

    杜娟;???;

    钱茶最早源于中国唐代饼茶,韩国作为现在唯一留存保持制作钱茶的国家,对传统茶的保护和挖掘工作很重视。通过对韩国古典文献分析和现代钱茶制作工业基地的实地考察,收集整理了韩国传统钱茶的制作方法及饮用方式,并将其与中国唐宋时期的饼茶进行比较,探讨中韩茶文化的差异。

    2020年01期 v.42;No.317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资讯_福建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

  • 关于召开新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宣贯培训暨2020中国有机茶生产贸易合作会议的通知

    <正>各相关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9年第10号公告:《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GB/T 19630—2019)代替《有机产品》(GB/T 19630.1~4—2011);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2019年第21号公告:《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CNCA-N-009:2019)代替《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CNCA-N-009:2014),新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和《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于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

    2020年01期 v.42;No.317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茶叶》征稿简则

    <正>一、稿件范围《中国茶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技术刊物,其宗旨是宣传、推广、普及茶叶科学技术,弘扬茶文化,传播茶叶信息。设本刊特稿、政策法规、专题综述、试验研究、经济管理、技术指南、产业论坛、历史文化等栏目,刊登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涉茶论文和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简报综述、学术论文、实用技术、先进经验等)及茶文化研究方面的稿件。

    2020年01期 v.42;No.317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