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义县武阳春雨茶品牌管理办公室
  • 浮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
  •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 泰顺县农业农村局
  • 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
  • 平和县人民政府
  •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陕西省汉中市茶业发展中心
  • 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
  • 中国茶科所茶深加工与多元化利用创新团队
  • 嵊州市农业农村局
  • 宜昌市茶产业协会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 湖北省鹤峰县茶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 平阳县农业农村局
  • 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局
  •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 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
  • 广西梧州茶厂有限公司
  •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松溪县茶业发展中心
  • 宁德市蕉城区茶产业发展中心
  • 大田县农业农村局
  • 雅安市名山区农业农村局
  • 诏安县茶叶协会
  • 新昌县名茶协会
  • 诸暨市茶叶公用品牌管理服务中心
  • 福建大与茶号有限公司
  • 福鼎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
  • 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
  • 杭州西湖龙井茶骨干企业联盟
访问量:127947

专题·综述

  • 红茶健康功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孙洪;王新宇;刘成玉;陈岗;杨群;徐书豪;李大祥;练学燕;王立磊;陈贵杰;杨天元;

    近年来,红茶健康功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文章系统梳理了2015—2024年间相关研究成果,重点综述了红茶在抗氧化、抗炎、降血脂、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改善代谢综合征、保护心血管系统、抗肿瘤等方面的生物活性效应。研究表明,红茶的健康益处主要归因于其所含茶多酚氧化产物(如茶黄素、茶红素)、茶多糖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可通过调控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调节免疫功能及维持肠道菌群稳态等机制发挥作用。文章还讨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为红茶的功能性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2025年06期 v.47;No.382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2024年茶叶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郝振霞;张颖彬;马桂岑;柴云峰;张相春;陈红平;

    文章综述了2024年内关于茶叶中有机污染物检测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前处理材料与方法的创新、分析检测方法的进展,并特别关注了新型前处理材料、快速检测与无损检测技术及算法模型在茶叶检测中的应用。茶叶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对茶叶质量安全检测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6期 v.47;No.382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经济·管理

  • 2024年中国茶叶生产与内销形势分析

    梅宇;

    2024年,我国茶园面积保持缓增,茶叶产量继续稳增,农业产值略有调整。全国茶园总面积349.52万hm~2,干毛茶总产量349.91万t,总产值3 217.84亿元。文章在2024年度全国茶叶主产销区产业调研基础上,对近年中国茶叶产销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和对比分析,从茶叶生产、销售等角度对当前全国茶叶产销形势进行全面梳理,并对茶产业今后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2025年06期 v.47;No.382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2025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报告

    胡晓云;魏春丽;单子昊;

    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由4个相关单位组成的课题组,以“中国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简称CARD模型2)为理论工具,延续2011年至今的“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研究”专项课题,开展多方调研,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对2022—2024年3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2025年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的评估结论。报告还以本次专项评估数据为基础,结合近年来中国茶产业、茶品牌发展的相关数据与资料,综合分析了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建设的现象、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5年06期 v.47;No.382 3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中国茶叶出口摩洛哥驱动因素分析——基于CMS模型

    康学芹;张文华;高焓诺;龚恕;

    摩洛哥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茶叶市场,长期位居中国茶叶出口市场第1位,但近年中国茶叶对摩洛哥市场出口量波动较大。在对2010—2023年中国茶叶对摩洛哥出口额、市场占有率波动统计分析基础上,基于修正的CMS模型对2010—2022年分阶段实证分析了中国茶叶出口摩洛哥的波动驱动因素,揭示了出口结构滞后、竞争力衰减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核心矛盾。由此提出中国茶叶需要进一步创新,通过挖掘本地市场需求,以及开发新产品、改进原有产品性能、扩大使用量等措施以巩固提升市场地位。

    2025年06期 v.47;No.382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试验研究

  • 六堡茶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效果的临床研究

    王宇洋;胡强;陈博天;马德福;

    糖脂代谢紊乱会显著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对公共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六堡茶作为黑茶的一种,因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被认为具有改善糖脂代谢的潜力。研究旨在评估不同陈化年份的六堡茶对糖脂代谢紊乱人群的糖脂代谢改善效果。采用随机、双盲、纵向的临床干预试验,共纳入50名糖脂代谢紊乱受试者,随机分配至4年陈化茶饮用组和10年陈化茶饮用组中,每组25人。受试者在90 d内每日饮用6 g六堡茶,分别于干预前后测量血压、糖脂代谢及体成分指标,通过问卷评估睡眠、焦虑和抑郁状态。结果显示,经过90 d干预,总人群组、4年陈化茶饮用组和10年陈化茶饮用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胰岛素(INS)水平均极显著降低。同时,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和腰围极显著下降,去脂体质量和蛋白质含量增加。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不同陈化年份六堡茶在改善血压、血脂及体成分方面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六堡茶作为一种天然传统饮品,在调节糖脂代谢紊乱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025年06期 v.47;No.382 5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无糖茶饮料感官风味及成分特性研究

    汪芳;张铭铭;陈建新;石月;尹军峰;

    无糖茶饮料以其“零卡低热无负担”的健康特性迅速席卷饮料市场。为明晰无糖茶饮料的市场概况及产品特性,通过数理统计、感官审评、理化检测等多种方法全面分析比较了涵盖7个品类的132种市售无糖茶饮料。结果表明,市场上的无糖茶饮料以乌龙茶、绿茶、茉莉花茶品类居多,红茶、茉莉花茶类的综合品质最佳且较为稳定,乌龙茶类色泽表现较好,白茶类香气品质高、纯度高,红茶类滋味最佳。各品类无糖茶饮料存在不同程度“颜色褐变、汤色浑浊、香气或滋味闷熟”的质量问题,尤以绿茶类饮品最为明显。茶饮中的功能成分含量各品类间差异显著,整体而言,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类无糖茶饮料的茶多酚含量较高;绿茶类无糖茶饮料的氨基酸含量最高;黑茶类无糖茶饮料的咖啡碱含量最高。在健康消费理念的影响下,无糖茶饮料将能保持发展势头,但如何高质量持续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

    2025年06期 v.47;No.382 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凤庆古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及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马春莲;余金慧;龚正礼;杨春明;杨国伟;刘艳红;李晓君;王绍梅;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凤庆古茶树种质资源,对50份凤庆古茶树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和生化成分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2个描述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的范围为0~1.34,均值为0.75;14个数值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0~45.25%之间,均值为24.67%。主成分分析显示,前1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7.17%,其中叶长、芽叶茸毛、叶齿密度、子房茸毛、花瓣长和花瓣数等性状是凤庆古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表现出差异的主要因素。主要生化成分中游离氨基酸变异系数最大,为22.13%;变异系数最小的是水浸出物,为5.86%。同时从50份古茶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高茶多酚资源40份,低咖啡碱资源8份。基于生化组分含量测定结果可将50份古茶树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

    2025年06期 v.47;No.382 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浙江省有机茶认证行为策略分析

    冯海强;李腊梅;

    为探究浙江省有机茶认证行为策略,基于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和全省认证失效原因调查结果,分析了全省有机茶认证选择策略、主体认证失效原因、地市间认证行为差异和有机茶认证主要县域。同时,发现各有机茶认证县可基本归为“规模领先型”“比例领先型”和“普通型”3个类别。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针对性提出了政府、企业、有机茶认证机构协同支持有机茶发展的建议。

    2025年06期 v.47;No.382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CNKI数据库的茶叶生产中有机肥应用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陈丽明;高紫红;徐子怡;钟肖南;

    有机肥施用作为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及改良土壤的关键农艺措施,系统梳理其研究进展对指导茶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CNKI数据库1976—2024年收录的该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茶叶》和《福建茶叶》两本期刊是主要发文期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等是主要发文机构,同时在发文作者中形成了以马立锋、吴志丹等研究人员为核心的局部合作集群。根据年均发文量,可将该领域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1976—1999年为缓慢探索期,聚焦有机肥基础特性;2000—2015年为增长期,研究热点转向土壤肥力与品质关联机制;2016年后受政策推动进入爆发期,年均发文量达36篇,重点构建绿色技术体系,以“品质-产量”为双核心框架,形成有机肥调控效应、施肥技术优化及茶园生态响应三大方向。施肥模式、技术模式、替代和生态茶园等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有机-无机配施技术全生命周期评估、精准施肥模型构建及茶园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等是当前茶园有机肥应用领域的研究前沿。

    2025年06期 v.47;No.382 8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产业论坛

  • 龙游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宿迷菊;许凌;张士康;王盈峰;

    文章深入调研了龙游县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系统剖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机遇及实践经验,从规范运营管理、深化科技合作、聚焦品牌建设、强化人才培养、优化要素支撑、完善政策保障6个维度,提出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龙游县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稳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进而推动龙游县茶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025年06期 v.47;No.382 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数字茶园建设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雅安市广聚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数字茶园建设实践为例

    李涛;翟俐丽;卢小松;李坤鸿;

    数字茶园建设是发展茶产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式和载体,有助于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技术动力、提升行业新要素动能,进而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分析了雅安市名山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现有问题,并以雅安市广聚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数字茶园建设实践为例,梳理了茶园数字化在多重管理体系的探索实践。实践表明,数字茶园在节约劳动力成本、减少农药及化肥使用量、增加茶叶产量、提高农事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一种可规模化推行的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

    2025年06期 v.47;No.382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历史文化

  • 四川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与对策研究

    郑伟;

    四川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分布广泛。文章总结了四川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规范完善保护传承管理工作、挖掘提炼品牌文化内涵和通过“互联网+非遗”模式助力保护传承、加强旅游整体发展规划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四川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迈上更高的台阶。

    2025年06期 v.47;No.382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