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 武义县武阳春雨茶品牌管理办公室
  • 浮梁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 龙泉市农业农村局
  • 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
  • 平和县人民政府
  •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陕西省汉中市茶业发展中心
  • 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
  • 中国茶科所茶深加工与多元化利用创新团队
  • 福安市茶产业发展中心
  • 安溪县农业农村局
  • 嵊州市农业农村局
  • 宜昌市茶产业协会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 湖北省鹤峰县茶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 平阳县农业农村局
  •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 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
  • 广西梧州茶厂有限公司
  • 河南桐柏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漳平市农业农村局
  • 松溪县茶业发展中心
  • 宁德市蕉城区茶产业发展中心
  • 大田县农业农村局
  • 周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
  • 绍兴市柯桥区农业农村局
  • 雅安市名山区农业农村局
  • 诏安县茶叶协会
  • 新昌县名茶协会
  • 福建大与茶号有限公司
  • 福鼎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
  • 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
  • 杭州西湖龙井茶骨干企业联盟
访问量:101061

  • 袋泡茶生产题解

    沈培和,刘栩

    <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茶方式也有所改变,袋泡茶已成了城市青年人的时尚,其销量日增。目前较大的宾馆、饭店、合资企业、娱乐场所已将袋泡茶作为日常饮料,大城市中的部分家庭也饮袋泡茶。但并不是所有袋泡茶都好销,只有茶叶质量好、包装完美的优质产品才适合市场需要。粗制滥造,作坊式手工操作包制的低档货,都会被消费者拒之门外。现就有关袋泡茶生产的一些问题为生产者作一简要解答。 1.袋泡茶包装机的选择 袋泡茶包装机,在80年代全靠进口,随后,陕西某兵器厂生产出了袋泡茶包装机,且质量过关,才逐步摆脱了袋泡茶包装机依赖进口的局面。现将进口的和国产的袋泡茶包装机作简要介绍,供袋泡茶生产者参考选择。 (1)意大利伊玛公司(EMA)生产的C22、C21袋泡茶包装机,使用非热封型滤纸,每分钟可包160袋,每袋容茶量2.5g,滤纸袋、外袋提线和标签齐全,成

    1995年03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用水牛乳加工液体奶茶

    李远志,韩刚

    <正>奶茶是一种富有茶香风味又有奶制品营养成分的产品。我国古代民间饮食疗法中提到,奶茶久服可安神助眠,养身益寿,是一种天然的健康饮品。 目前加工奶茶所用的牛乳,一般是荷斯坦牛(旧称黑白花牛)产的乳,而我国水牛,以往主要为役用,只有广东、广西、浙江、四川等省少部分地区利用水牛挤奶食用。在我国,水牛数量多,居世界第二位,并且分布较广。本研究主要探讨我国水牛乳加工液体奶茶的工艺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水牛奶茶的营养成分。研究成果对我国水牛乳和茶叶饮料的开发利用有一定价值。 一、材料与分析方法 1.材料 供试水牛乳取自广东省南海市水牛奶品研究中心,对照用的荷斯坦牛乳取自华南农业大学畜牧场。 2.分析方法 矿质元素定量测定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视黄醇(Vx)测定用高压液相色谱法;硫胺素(Vx)测定用荧

    1995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小型茶叶专用冷库的建设

    权启爱,姚可为

    <正>茶叶是一种易于变质的商品,保存不当,就会很快失去原有的色、香、味,甚至变质,失去饮用价值。近年来名优茶发展很快,产量逐年大幅度增长,因此,改善茶叶尤其是名优茶的贮存条件,防止失风变质,显得特别重要。当前,生产上常用的茶叶保鲜措施,有使用壶、箱等容器加防潮剂的,有使用聚乙烯薄膜或复合袋加抽气充氮包装贮存的等等,但因均在常温下存放,贮存时间不能过长,尤其在炎热夏季,气温常常达30℃以上,贮存中的茶叶色泽和香气等会快速劣变和变质,因此,最好采用低温冷藏,这是解决茶叶保鲜的最有效途径。使用专用冷库贮存茶叶,不仅可使茶叶处于低温条件,而且库内避光,空气湿度也容易控制,为茶叶创造了良好的贮存条件,可大大延长茶叶的保质期。所以,目前茶区对建造茶叶专用冷库,尤其是小型专用冷库的要求都很迫切。鉴此,笔者就小型茶叶专用冷库的建造问题作一简单介绍。 一、小型冷库的类型 冷库的类型比较多。从库房形式分,有组合式冷库和土建式冷库等。组合式冷库是将制冷设备和冷库库

    1995年03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塑料棚对茶园温度变化及名优茶生产的影响

    许允文,韩文炎,徐亚梅,俞忠伟,范兴海,黄寿波

    <正>为了探明冬季搭塑料棚对茶园温湿度变化及早春新梢生育和化学成分的影响,于1993~1994年冬春季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步总结如下。 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区设在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试验茶园内,茶树品种为龙井43,单条栽,22年生,树高80cm,冠幅120cm,树冠覆盖度85%。试验分两个处理,面积各为0.2公顷,一个处理于1993年12月20日搭塑料棚,塑料棚呈平拱形结构,南北走向,中间高2m,底宽14m,底面长60m;另一个处理不搭棚作为对照。两处理区内各设气象百叶箱一个,箱内装置德产自记温湿度计(周型)、干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进行自动观测记录。在早春新梢生长期,每一处理区内选定有代表性的观测点3个,每点用细绳圈出1.2m~2面积的茶蓬,定位观测茶芽萌发情况。

    1995年03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茶树益微对茶籽育苗效应的研究

    程鸣珂

    <正>增产茵〔yield incresing bacteria(YIB)〕系植物保健益菌,是北京农业大学已故教授陈延熙先生和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制出来的植物微生态制剂,1990年梅汝鸿教授等进而又研制成由多种有益菌株组成的新一代有益微生态制剂,简称“益微”,从茶树枝条上分离出多种有益菌株加工成的微生态制剂,称“茶树益微”。茶树益微在采叶茶园应用试验表明,有促进茶树不定芽萌发生长和增强芽叶持嫩性的作用,可使茶叶增产、提质,尤其是对名优茶生产,更可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在重修剪茶树上试验结果,有促进茶树抽发新枝,加快分枝健壮生长的作用,可使树冠快速复壮。本试验是对已经浸种催芽的茶籽,用茶树益微拌种,进行沙培育苗,探讨茶树益微对茶籽育苗的效应。

    1995年03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发挥主导产业优势 大力发展婺源茶叶经济

    金元养

    <正>茶叶是婺源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在最近两年国内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出口数量相对减少、大宗茶销售普遍不景气的形势下,婺源县为了维护茶叶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全县上下齐心协力,重视科技开发,重视搞活流通,积极探索科技与企业联姻、企业与茶农联体、生产与市场对接的新路子,使茶叶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1994年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内外销精制茶供货量均居江西全省各县市之首,茶叶产销两旺,效益不断提高,茶叶已占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的重要地位。总结婺源茶叶的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条经验。 1.县委、县政府对茶叶十分重视 婺源县产茶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婺源茶叶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最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对茶叶生产十分重视,把茶叶作为全县经济支柱产业来抓,提出婺源茶业须走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推进精制加工、大幅度提高茶叶生产和加工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新路子。自1993年以来,每年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的1号文件都是关于指导茶

    1995年03期 1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茶叶黄色素性质的研究

    舒爱民,王华夫,程启坤

    <正>茶叶黄色素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化合物,主要成分是黄烷醇类及其氧化产物、黄酮类等。早在60年代,前苏联就有从红、绿茶中提取食用绿色素和黄色素的专利报道。近年来,由于天然色素食用的安全性及其茶叶的医疗保健功能,茶叶色素在食品、医疗保健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用茶叶黄酮类作为除臭剂生产的口香糖、牙膏,由红茶色素制成的红茶果冻等。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此外,在医学上,茶色素具有显著的促进纤溶、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及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等作用。茶叶黄色素是笔者在进行茶叶综合利用研究中新开发的一种茶叶色素,为了使茶叶黄色素在食品、医疗、保健等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笔者对其性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绿茶提取液经溶剂处理,分别提取出多酚类化合物、嘌呤碱、多糖等物质后,其黄色溶液经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制得黄色素。 测定黄色素溶液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的光谱特性,以及pH值、温度、溶液浓度、光照及各种介质对黄色素溶液400nm波长下消光值的影响,观察溶液颜色及澄清度的变化。

    1995年03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5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国家级茶树品种介绍③

    华茶

    <正>桂红4号 该品种是广西桂林茶叶研究所从广西临桂五通茶场和龙胜县龙脊村等群体品种茶园中分离选育出的无性系品种,属小乔木型大叶类。其主要特点是:(1)发芽期晚,在广东偏北地区约在3月中旬,福建偏北地区3月下旬至4月初达一芽一叶期,开采期比福鼎大白茶晚8~15天。(2)制红碎茶品质优良,相当于英红1号的品质水平,并具有花香。(3)抗寒、抗旱性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是大叶类型中一个抗寒性较强的适制红茶的迟芽品种,适宜在广东、广西和湖南、福建的南部茶区推广种植。

    1995年03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茶黑毒蛾卵在茶园中的分布

    <正>茶黑毒蛾(Dasychira baibarana Matsumura)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准确调查茶园中茶黑毒蛾的卵量,对预测预报及防治均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此虫大发生的年份进行了茶园中卵量的分布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作一报道。 调查方法 一、取样调查方法 选取不同卵量密度的代表性茶园5块,每块茶园调查45~2,即5(行)×20(丛),以茶丛为样方单位,计100个样方。调查时逐丛检查,记录卵块数及卵粒数,并分别记录杂草、茶树叶片、活枝干、枯枝、落叶等部位上的卵量。 二、分析方法 1.产卵场所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统计总卵块数和总卵数,计算每一样方的平均卵块数和卵量,同时分析这些卵在不同场所的分布。 2.分布型检验 根据调查所得的各组资料,以每样方卵粒量桉0、1~10、11~20、21~30……分别以统计值0、1、2、3……进行聚集度指标Ⅰ值、负二项

    1995年03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茶叶提取物中茶多酚测定值的商榷

    阮宇成

    <正>随着茶叶多种利用的深化,从茶叶中提取的各种生化成分制品日渐增多,而制品纯度的检测工作也随之复杂化,例如,对茶多酚制品纯度测定的准确度问题,特别是采用国标法测定成品中茶多酚的含量时,就出现过含量测定值超过百分之百的情况。本文拟从国标法的制定原理进行分析,对目前茶叶提取物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值问题作一探讨。 一、国标法的由来 GB8313—87茶多酚的测定方法,是1972~1982年间在研究茶叶理化审评时通过上万次的测试结果确定的,该国标书明:“本标准适用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很明显,该方法只适用于测定茶叶,而不是茶多酚制品。 欲知茶多酚含量测定方法之由来,首先要说明,植物中的单宁(又名鞣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中国五棓子单宁为代表的水解单宁;另一类是以儿茶素为代

    1995年03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66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科技简讯

    <正>我国罐装茶已面市 罐装茶于80年代初最先在日本问世,且发展迅速,目前已有40多家饮料厂生产,面市的罐装茶品种达50多个,年产量在30亿罐以上,年销售值达3亿多美元。随后,我国台湾省也于10年前推出了罐装茶,发展势头强劲,有力地冲击了碳酸饮料,1990年碳酸饮料市场占有率为36.5%,至1993年下降到22.8%,而同期茶饮料则由12.4%上升到34.2%,其中乌龙茶就达6.3亿升。1993午浙江柠檬红茶、广东荔枝红茶的投入生产并面市,拉开了中国内地生产罐装茶的序幕。 罐装茶,看起来很简单,只不过是将茶水装入铁皮罐而已,其实生产并非易事,内有不少技术难题,以致于有的厂家在罐装茶上马后因种种技术难题不能解决而下马。

    1995年03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绿茶品种中糖甙键合态单萜烯醇的含量分布及季节变化

    游小清,王华天,杨亚军

    <正>茶鲜叶中糖甙键合态单萜烯醇类是成茶香气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葡糖甙水解酶的作用可释放出香气主要成分单萜烯醇类化合物。各品种茶树鲜叶制得的成茶香气风格存在差异,不同季节的茶叶香气也有明显的不同。这些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单萜烯醇的前体物含量及各品种茶树糖甙水解酶特性的不同而引起的。因此,通过研究各品种及季节的键合态单萜烯醇含量变化,对选育高香茶树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各绿茶品种鲜叶蒸青样均取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品种圃,春、夏、秋三季统一采摘一芽二叶样。 (二)方法 1.糖甙键合态单萜烯醇的提取和分析按

    1995年03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

    <正>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化采茶的茶园条件、机械选配、栽培管理、树冠培养、茶叶采摘、机械保养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大宗茶类。 2.术语 2.1 机采茶园 使用采茶机采摘茶叶的茶园。 2.2 大叶种茶区 适宜大叶种茶树生长的茶区。 2.3 中小叶种茶区 适宜中小叶种茶树生长的茶区。 2.4 机采机剪 机器采茶和机器修剪的简称。 2.5 整形修剪 幼龄、重修剪、台刈茶园在定型修剪之后,为使树冠符合机采要求而采取的整理树冠的修剪。

    1995年03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纬度山地茶园间作八角的效益浅析

    钟桂芬

    <正>茶园中适当间作遮萌树,具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茶园土地肥力,从而提高茶叶单产、提高茶叶品质的重要作用。我国从50年代起,各产茶省区都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现在各地推广的一些遮荫树种,如相思树、楹树等,都以维护茶叶生产为目的,很少考虑遮荫树本身经济价值的高低。随着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以及茶叶产销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茶叶的单一经营已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走多种经营的道路,农、林、牧、副、渔一齐上,建立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潮流的生态经济茶园,这就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在茶园内间种一些既可作遮荫树,又有经济价值的树种。目前,各地探索出一批生态经济茶园间作树种合理配置的典型,如橡胶茶树间作、龙眼茶树间作、苹果茶树间作等。广西大明山茶场从1982年起进行八角树与茶树间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实地调查,对此作一浅析。

    1995年03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发展名优茶后栽培技术要更新

    凌光汉

    <正>随着名优茶生产的发展,茶树栽培的某些技术措施与观念也发生了不少变化,这种变化,急待人们去研究并加以修正和完善,以促进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笔者就近年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与同行们一道进行研究和讨论。 1.施肥标准问题:在名茶生产发展前,新昌县一直沿用每产100kg干茶施纯氮10~12kg的施肥标准,后来随着亩产的不断提高与树龄的增大,施肥标准也相应提高到12~15kg,在亩产超过250kg时,其施肥标准又提高到15~18kg。当然这种施肥标准只适用于大宗茶,如果将之搬到名茶上,就会造成缺肥而带来减产、降质。虽然同样都按产量计算,但由于名茶与大宗茶存在质的不同,每千克名茶的芽数要比大宗茶多10多倍,这些茶芽孕育过程所需的养分自然也就大为增加,因此,采制名茶比大宗茶所需的养分要多得多。目前新昌县采用的施肥标准,高、中、低三档名茶与大宗茶的比例分别为1:6、1:4和1:2左右,即生产100kg高档名茶按600kg大宗茶的施肥量计算。最近几年的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对名茶凡是按这样的标准施肥的,均获得了明显的增产提质效果。名茶施肥这一

    1995年03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四川藏区饮粗老砖茶氟中毒的研究

    曹进,赵燕,刘箭卫,白学信,周定友,方世良,甲马,吴金生

    <正>原料粗老的砖茶含氟量很高,比一般的细嫩茶叶要高10多倍。为探讨高氟砖茶对人体的不良影响,笔者对四川西北高原的藏族牧民、半农半牧民、僧侣进行了食物结构、摄氟途径、摄氟量的调查,同时,引用氟骨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分度标准,对藏民进行了相关检查。 由于高原的特殊地理条件及经济、交通原因,无法进行骨X线检查,所以不能进行氟骨症的最后确诊。本文只能就食物结构、日摄氟量与疑似氟骨症症状与体征进行分析。

    1995年03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试论茶税

    黄婺,王家斌

    <正>我国茶税制始于唐代中叶晚期,并逐步形成。这一方面是因为茶的饮用日益普及,销量日益增加,统治者认为有利可图,便开始征收茶税;另一方面是因为战乱频繁,国库日绌,征收税款以扩充军备。《旧唐书·德宗本纪》载:建中三年(782年)判度支赵赞上言……“竹、木、茶、漆皆,十税其一,以充常平之本”,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形成的茶税和茶叶税率。当初规定,凡是产茶州郡以及茶山之外的商路,一律设置税场。茶税确立后,每年为皇朝提供大笔资金,唐贞元九年(793年)“岁得钱四十万贯”。以下,就我国各时期的茶税作一概述。 一、历代茶税 1.唐代的茶税 我国的茶税始于唐代,到了唐代中后期(820年间),茶税大增,一是接受盐铁使王播的

    1995年03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代茶具“夹”“火夹”“竹(竹夹)”考

    王郁风

    <正>陆羽《茶经》是中华古茶文化的代表作,流传千年,版本很多。如何把几种今传本合并校订、注释、文白翻译得较为准确,以便于今人阅读,是一项细致的工程。 笔者手头上有11种《茶经》翻印本和校注本,看来都花了一番选本、校订、考证、译注的功夫的。现仅从《四之器》中的“火夹”、“夹”、“竹荚”三种烹茶用具看,各本的字形,释义、断句、标点均互有出入。其字,有作火荚、夹、竹荚,有作火荚、夹、竹夹,有作火夹、夹、竹夹,现就这三种烹茶用具试谈些看法。 (一)火夹(一本作火(艹夹)) 原文是:“火夹,一名筯。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台、勾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夹”(原作夾,现俗写),有多音、义:音(?),指腋下;音(?),指夹东西的夹子,音(?),指夹层如夹衣服;音(?),通挟。这里的“火夹”应有钳夹的性能,以读(?)音较恰当。

    1995年03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立足科研 面向社会

    <正>“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方针,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工作的方向。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进行茶叶领域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社会。1985年,该研究所成立了茶叶技术咨询服务部,10年采,在科技扶贫、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本刊记者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技术咨询服务部的服务内容,特别是对广大茶叶专业户的服务,专门走访了该技术咨询服务部的杨钟鸣主任—— 问:技术咨询服务部何时成立,其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技术咨询服务部成立于1985

    1995年03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各地名茶集锦

    <正>黄花云尖 黄花云尖茶产于皖南山区的宁国县。该茶创制于1983年,品质优异,风格独特,外形挺直平伏,色泽绿翠显毫,香气高而持久,滋味醇爽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肥嫩绿亮。1985年6月在南京由农牧渔业部和中国茶叶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优质名茶展评会上,被评为全国新名茶,1989年复评又获农业部优质名茶称号。 宁国县产茶历史悠久,宋代李心传《建炎杂记》载:“宁国府岁一百一十二万斤,宁国县鸦山茶为贡品”。明代徐渭辑《徐文长先生秘集》中记述的全国优质茶产地,就有高峰山脉的鸦坑。高峰产茶品质优异,清康熙年间张所勉的《鸦山辩》载:“宁邑产茶不一处,高峰、济川(现属青龙乡)、龙潭……诸地

    1995年03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