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水市农业农村局
  • 武义县武阳春雨茶品牌管理办公室
  • 浮梁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
  • 龙泉市农业农村局
  • 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
  • 平和县人民政府
  •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陕西省汉中市茶业发展中心
  • 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
  • 中国茶科所茶深加工与多元化利用创新团队
  • 福安市茶产业发展中心
  • 安溪县农业农村局
  • 嵊州市农业农村局
  • 宜昌市茶产业协会
  •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 湖北省鹤峰县茶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 平阳县农业农村局
  • 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
  • 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
  • 广西梧州茶厂有限公司
  • 河南桐柏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 漳平市农业农村局
  • 松溪县茶业发展中心
  • 宁德市蕉城区茶产业发展中心
  • 大田县农业农村局
  • 周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
  • 绍兴市柯桥区农业农村局
  • 雅安市名山区农业农村局
  • 诏安县茶叶协会
  • 新昌县名茶协会
  • 福建大与茶号有限公司
  • 福鼎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
  • 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
  • 杭州西湖龙井茶骨干企业联盟
访问量:101056

  • 茯砖茶中优势菌的种名鉴定

    温琼英;

    <正> 茯砖茶是湖南省主产的边销茶类,生产历史悠久,边销数量大。茯砖茶的主要特征是茶砖中有黄色的闭囊壳堆,俗称“金花”,金花的多少,是茯砖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贸易成交率的首要条件。但是,金花究竟是什么菌种一直没有定论,曾一度被错误地称为

    1990年06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400 ] |[引用频次:109 ] |[阅读次数:3 ]
  • LI-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在茶树上的应用

    李娟;

    <正>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最基本的生理过程。由于受内部和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光合作用的测定工作复杂化,尤其是野外活体测定十分困难。因此,光合作用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手段的先进与否。美国拉哥公司生产的LI-6200便携式光合系统(以下简称LI-6200)是80年代中期的更新产品,具有准确、快速、简捷的特点,尤其在软件方面有较重

    1990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从我国茶叶含硒量状况谈我国高硒茶的开发应用

    方兴汉;吴彩;沈星荣;

    <正> 从硒元素的发现到确认其为动物的必需元素历经140年之久。1957年,美国营养学家证实硒对防治大鼠和鸡的肝坏死是必需的,从此,硒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热点,研究进展很快。硒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不平衡,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从东北到西南有一广阔的缺硒地带,波及72个省、市、自治区,全国有72%的县是低硒或缺硒县,高硒区只有湖北的

    1990年06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232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英德绿茶初制技术探讨

    陈杖洲;

    <正> 世界绿茶生产量呈上升的趋势,1975年为30.5万吨,1981年增加到38.6万吨,1989年上升到54.1万吨。我国不仅是绿茶的生产大国与消费大国,也是绿茶出口大国,独霸国际绿茶市场,而且出口的价格比较高,也较稳定,不随世界红茶市场变动而变动,1988年绿茶每吨平均卖价2469.47美元,比红茶高

    1990年06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介绍荣昌县发展茶叶生产的经验

    谢继金;廖天宝;

    <正> 今年6月上旬,笔者随浙江台州地区经济作物总站组织的茶叶考察团去四川省荣昌县进行了茶叶考察与学习,看到该县茶叶生产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和迅猛发展势头,留有深刻的印象,他们发展茶叶生产的经验有不少是值得老茶区借鉴的,特此作一介

    1990年06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话侗乡打油茶

    张世汶;

    <正> 在云贵高原这片神奇而又古老的土地上,世世代代居住着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各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瑰丽多姿的民族历史和风情文化。

    1990年06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茶鲜叶分级标准的研究

    徐正炳;季玉琴;罗龙新;

    <正> 鲜叶质量是毛茶品质的基础,只有优良的鲜叶才能加工出优质的茶叶,所以鲜叶质量标准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只有苏联有一个ГОСТ6206鲜叶分级标准。印度、斯里兰卡、东非、印尼等国都是从控制采摘标准使鲜叶质量达到

    1990年06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电度表测定茶机的功耗

    汪伟志;

    <正> 我国的茶机设计,以经验设计法设计的为多,加之设计思想又过于求稳,以致于目前使用的茶机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电能利用率很低。根据殷鸿范等“茶机的节能潜力”一文(《中国茶叶》1990第一期)中所列浙江几家主要茶机厂家生产的几种茶机的功率配备情况(见表1)以及笔者对江西婺源茶机厂生产的

    1990年06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茶树叶片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

    束际林;徐颖;

    <正> 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是茶树育种的三大重要指标,这三大指标都与叶片的内部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灵阝)县苦茶、蓝山苦茶、安远苦茶、狗牯脑茶、茴香茶、龙脊大叶、大叶云峰等种质资源叶片的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拟探索不同茶树叶肉组织及细胞的内在差异性。

    1990年06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品种茶树体内矿质元素的分布及动态变化

    伍炳华;韩文炎;姚国坤;

    <正> 近年来,国内外对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内的各种营养元素在茶树和茶叶中的含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但营养元素在茶树各部位的分布及其在生长周期中动态变化的研究资料则较少。为了探明不同品种茶树对主要

    1990年06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茶园施用茶树专用肥效果好

    丁磊;马梦初;

    <正> 绍兴县越南区茶叶是其经济支柱,全区有专业茶园30763亩,年产茶叶3000吨左右。1985年区农技站从上虞复合肥料厂购进茶树专用肥4吨,在茶园里进行肥效试验,取得显著效果,茶农尝到了甜头,于是,连年来购用量直线上升,1988年达510多吨,1989年

    1990年06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茶树两种重修剪方法的试验

    余加和;谢继金;

    <正> 为探索提高低产茶园改造效果,加快低产茶园改造的步伐,笔者进行了两种重修剪方法改造低产茶园树冠的试验比较。试验地选在玉环县古城乡曾家茶场15年生的常规茶园内茶树

    1990年06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用石硫合剂防治黑刺粉虱

    胡希全;蒋贤;

    <正> 黑刺粉虱因其体表具有蜡质层和周缘白色蜡质圈,且有小刺衍生覆盖于体表,三龄后其蜡质层更加增厚,小刺繁增到14对,具有较

    1990年06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神农架及三峡地区茶树种质资源考察初报(续)

    虞富莲;许宁;陈树尧;

    <正> (三) 花果形态特征花、果是茶树的生殖器官和繁殖体,又是形态分类的主要依据,各茶树花果的主要形态特征如表3所示。从表3可看出,该区域内各茶移树的花果形态特征表现较一致。花瓣数及花萼数均为5~7片,花冠直径为2.6~4.4cm,花柱长度1~1.4cm,柱头裂数均为3

    1990年06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传统饮茶风俗谈中国茶德

    程启坤;姚国坤;

    <正>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礼仪之邦”的雅称,而茶是一种古老而又文明的饮料,因此,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茶既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又

    1990年06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348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保存茶树种质资源

    王立;杨素娟;王玉书;成浩;

    <正> 未来植物育种成果将取决于种质资源的持续不断扩大的供应。种质是培育优良品种的物质基础,也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携带种质的主要材料是种子或各种无性繁殖器官(如接穗、插穗、根等),种质可蕴藏在其他不同的层次和水平上,从植株(苗木)到器官、组织(如愈伤组织、分生组织等)、花粉、合

    1990年06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福建茉莉病害调查初报

    欧阳曾;高超大;

    <正> 茉莉(Jasminum sambac Ait)是福建重要的经济花卉,花适宜窨制花茶。福建是我国茉莉花茶的主产区,由于常年各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茉莉花的产量与质量,从而给茉莉花茶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1985~1986年,笔者受福建省农业厅的委托,承担此项调查研究工作,本文报告福建茉莉病害的种

    1990年06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英美茶市分析与国际消费潛势

    汪莘野;

    <正> 英国是有资历的茶叶消费大国,茶叶销量至今仍居世界前列。美国茶叶消费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稳步增长,而且长期以来领导着世界饮料新潮流。对英美茶市作动态分析,在于了解今天,更重要的有助于启示明天。

    1990年06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茶树诱变效应及技术指标通过鉴定

    杨跃华;

    <正> “茶树的诱变效应及技术指标”是农业部“七五”重点子专题“茶树人工诱变技术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研究任务,五年来通过对不同品种茶籽及插穗进行辐照和理化复合诱变技术研究,首次建立了茶树的辐照剂量及剂量率效应模型,阐明了茶树体内有关内源物质与辐照致敏的关系,确定了理化复合处理茶树的高效诱变育种新技

    1990年06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个为茶农排忧解难的组织——介绍浙江省茶农协会

    应菊仙;

    <正> 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入,1984年以来,浙江省各地茶区相继成立了茶叶生产者协会(简称茶农协会)。茶农协会是民间专业性团体,入会者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协会的中心工作以初精制茶厂为依托,联合专业户,国营、乡、村办茶场,围绕茶叶产销一体化,为茶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

    1990年06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茶叶加工过程中锌含量变化的探讨

    韩文炎;

    <正> 锌是茶树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又是人体营养的重要成分。茶叶中锌含量的多少,以往多从农业技术、气候、土壤条件、鲜叶成熟度等方面进行探讨,而对锌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研究得不多。为此,笔者从茶叶加工角度,试对同一鲜叶制作成不同茶类以及加工过程中锌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探讨。

    1990年06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提高改植茶苗成活率的方法探讨

    缪泽群;宁丽康;

    <正> 老茶园换种改植,往往出现改植茶苗成活率低、生长势差的问题。有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老茶园留下的残根败叶,引起茶根腐类病害造成的。笔者试验证明,茶树组织能分泌一种自毒性抗性物,该自毒性物质能渗入土壤抑制改植茶苗的成活和生长。本试验旨在探求一种合适的方法,以提高改植茶苗的成活率和生长势,提高茶园换种改植的效果。

    1990年06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文君绿茶

    吴修武;吴光伦;李永聪;

    <正> 文君绿茶是四川省邛崃茶厂1979年创制的新名茶。该茶具有色泽嫩绿油润、条索细卷披毫、香气浓、汤色绿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匀亮的特点,品质优异,曾四次获得省优名茶奖,1985年

    1990年06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象牙茶

    史和平;刘方财;

    <正> 象牙茶产于鄂南潜山脚下的龙潭桥附近,是湖北省咸宁市龙潭茶场近几年研制成功的一个新名茶。该茶品质特点为:外形条索壮实略弯,满身披毫,苗锋显,状如“象牙”,故而得名。干看绿中显苍,内质汤绿明亮、滋味鲜醇、香气高

    1990年06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茶叶》一九九○年总目录

    <正>~~

    1990年06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